上網買一件衣服,電商會將商品連同襯紙放入PP袋,再精美一點,可能還會包一層緩衝氣泡袋,最後再用破壞袋或紙箱封裝出貨。一層又一層的包裝,不只耗材用量大,還很難回收。根據環保署統計,台灣平均每年產生約5萬公噸網購垃圾,換算成包裝盒或袋子,數量超過2億個,堆疊起來相當於4千座101大樓的高度;加以疫情帶動宅經濟,這個數字仍在急速增長。
堆積如山的紙箱與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包材,滿足了購物慾,卻對地球造成嚴重傷害。如何從源頭減量,盡力對環境留下最小的足跡,社會企業「配客嘉PackAge+」提出「循環包裝」的永續解方!

告別紙箱山!循環包裝減輕網購罪惡感
有網購經驗的民眾,想必曾遇過包材體積比購買商品大上數倍的情形,每回開箱包裹,家中隨即堆滿紙箱和緩衝材,總讓人感到罪惡。算一算這些垃圾的碳排放量竟高達11.3萬公噸,需要3,000座大安森林公園吸收一年才能淨化。極端氣候越發頻繁惡劣,在在顯見我們的減碳成績仍未及格。面對過度包裝及垃圾爆量問題,環保署在2023年7月公告「網購包裝減量指引2.0」,盼能透過材質限制,以及包材減重與減量規範,確實為地球做出改變。
2019年成立的配客嘉,可說是台灣循環包裝的先驅,早在法令發布前便透過循環包材及綠色物流系統,串連電商、消費者、實體通路,解決網購造成的一次性包裝浪費問題。台科大研究指出,相較於傳統模式,循環包裝平均可減少50.6%的碳排放;而可重複利用且可二次回收的特性,更是從源頭減廢又減量,大幅降低環境成本。

從零改變!創造可循環的包裝服務
配客嘉客戶成功經理&營運經理湯士賢表示,公司成立至今已服務超過200組客戶,包含美妝、服飾與食品業等。消費者收到包裹後,歸還流程非常簡單:掃描包裝上的Qrcode,即可就近至超商設置的回收箱歸還或交給店員,也可以用LINE官方帳號查詢鄰近歸還點,例如全家便利商店、家樂福、屈臣氏等,全台超過4500個合作門店,更利於消費者響應環保購物。
從零開始建立和改變並不容易,湯士賢坦言,起初各方都抱持觀望態度,直到歸還點從雙北增至六都,再擴及全台,有了規模市場,才促成品牌業者與電商通路聯手合作。湯士賢笑說:「這是一個不斷被拒絕的過程。」但配客嘉越挫越勇,2020年經由群眾募資的支持,將循環包裝袋及物流系統進行改良優化,甚至提供企業ESG整合服務,將回收再利用的永續概念導入商品、包裝與科技供應鏈。
美觀和環保我都要!翻轉永續包裝新可能
配客嘉的循環包裝袋由回收寶特瓶及PP材質製成,並兼具防水、抗污及防盜的功能;使用過的袋子經由清洗消毒後再次借出,可重複使用數十次。除了可循環利用的特性,由於袋子是以單一原料製作,破損回收後,可以送至工廠重新絞碎,化身二次料研發成其他生活物件,零浪費的循環,更是大大減輕塑膠污染。
湯士賢表示,現在大家看到的包材,已經改版到第四代,除了採用永續材質,黑色時尚設計更顛覆一般人對環保的刻板印象。企業端可根據需求客製化不同規格與材料的包裝,增加品牌識別度;而對消費者來說,只需要隨手歸還袋子,就能讓包裝重回循環系統,舉手之勞的永續作為,更讓網購與環保不再衝突。

更有效的循環經濟!攜手跨產業減塑更減碳
要人們不網購是不可能的,但配客嘉為堆積如山的包裝垃圾想出永續的解套方案,讓民眾改變使用一次就丟的生活習慣;也為苦於尋求環保包裝的企業主找到雙贏的解方,幫助實踐ESG(企業實踐永續的具體指標)。
配客嘉的循環包裝不僅限於網購,也延伸至餐飲外送與企業間的物流配送,透過與物流團隊的協作,讓循環包裝的運用更為便利。湯士賢指出,協助台積電供應鏈配送的合作案例,陸續有其他科技業及廠商提出循環物流的客製需求 這將會是公司接下來擴展業務營收的主力。
